六大举措推动农业供给侧改革
来源:
|
作者:pmte8131f
|
发布时间: 2019-06-11
|
244 次浏览
|
分享到:
新近公布的中央一号文件,对今后我国“三农”发展提出一系列重要举措。如何破解当前粮食产量、库存和进口三量齐增难题?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包含哪些方面?我国对农业转基因技术持怎样的态度?农民增收势头如何保持?在国务院新闻办公室28日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,中农办有关负责人结合一号文件对上述热点问题做出解答。
调整结构、价格机制破解三量齐增难题
近年来,尽管国内粮食总产量持续增加,但品种结构存在产需矛盾,国内外粮食价格倒挂,形成粮食产量、库存和进口三量齐增的现象。
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副组长、办公室主任陈锡文介绍,去年我国粮食产量12400多亿斤,国内供求缺口约为400亿到500亿斤,必须通过国际市场进口一部分粮食。
“数量是一方面,但品种结构又是一个方面。去年我国进口粮食超过1.2亿吨,其中,大豆进口超过了8000万吨。”陈锡文说,除此之外,还有一部分进口是由于品种调剂,比如小麦和大米的一些品种,以及大麦、高粱、玉米酒糟、木薯和木薯粉。
陈锡文表示,下一步农村改革中,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重要看点。要引导农民优化农业生产结构,对需求高的产品增加产量,对需求低的产品要逐步调减。
对于公众关注的玉米价格问题,陈锡文表示,要坚持玉米价格由市场决定的原则,同时对玉米的价格形成机制和补贴制度进行改革,实行价格和补贴相分离。并对农民利益要有所保障。
加强转基因研发和监管
此次中央一号文件中提出,加强农业转基因技术研发和监管,在确保安全的基础上慎重推广。
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韩俊表示,新一轮的农业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在孕育兴起,我国作为一个13亿人口的大国,在农业生物技术领域不能落伍,一定要抢占农业转基因技术的制高点。
“从国际上来看,虽然还存在一些争论,但是转基因作物商业化种植规模不断扩大。所有转基因产品在商业化种植之前,都经过了大量的安全性研究和严格的评估审查,国际上对转基因产品的安全性是有权威性结论的,任何批准上市的转基因食品,可以说与传统的食品一样,是安全的。我们国家对转基因技术的政策是一贯的,是明确的。”韩俊说。
韩俊表示,要加强日常监管、严格监督执法,特别是要严把研发试验关、品种审定关和生产流通关,从源头上防止转基因种子未经审定就非法流入市场。政府要落实好转基因产品的强制性标识要求,保证公众对转基因食品有知情权、选择权。
增强农业供给结构的适应性和灵活性
中央一号文件提出,加大创新驱动力度,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。对此,韩俊表示,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,核心是围绕市场的需求进行生产,优化农业资源的配置,扩大农产品有效供给,增强供给结构的适应性和灵活性。
韩俊指出,供给侧改革主要体现在以下六个方面:
——调结构。要调整优化农业的产品结构、生产结构和区域结构。对此一号文件提出要“树立大食物观”。要念好山海经,唱好林草戏,合理开发更多农业资源,为消费者提供品种多样的产品。
——提品质。下大力气提高农产品的质量安全水平,要适应城乡居民食品结构升级的需要,大力推进标准化生产、品牌化营销,特别是要提高消费者对国内农产品的信任度。
——促融合。促进农村一、二、三产业融合发展,要把农业生产与农产品加工流通和农业的休闲旅游融合起来,培育壮大农村新产业、新业态。
——去库存。现在很多农产品的库存相当庞大,在去库存的过程中要把握好节奏,关于解决玉米库存问题,有关部门正在加紧制订计划。
——降成本。着力降低农业的生产成本、流通成本、营销成本。如减少化肥农药不合理使用,通过开展专业化、规模化的服务,实现节本增效。
——补短板。持续改善农业的基础设施,加强农业资源的保护和修复。
韩俊指出,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同时,还要进一步巩固和提升粮食的生产能力,加大对粮食主产区的支持力度,进一步调动农民种粮和地方抓粮的积极性。
多措并举推动农民增收
“下一步农民收入增长将是政策要攻破的一大难点。”陈锡文表示,应在以下方面着力破题:
——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,让已在城市长期居住和稳定就业的农民工在城镇落户;
——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,提高农业效益;
——开展大规模农田水利等基本建设,推广先进适用的良种和技术,依靠科技创新提高农业效率;
——推进一、二、三产业融合发展,让农民能够通过介入农产品加工、销售的产业链条,获得更多收益;
——在进行农产品价格体制改革中,通过其他补贴方式,保证农民的合理收益;
——加快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步伐。“土地制度改革和农民财产性收入也是政策必须关注的一个重大问题。”陈锡文表示,必须对农民的土地承包权、宅基地使用权、对集体资产的收益分配权加以维护。通过推进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等改革,让农民获得更多收益。